〔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

哨音響起,早療兒與家長們邁開步伐,奮力向前,他們追求的不是名次,是共同成長的時光。今育成基金會在北市大同運動中心舉辦「慢飛天使親子趣味競賽」,透過親子運動競賽展現遲緩兒學習成果,建立自信心。

 

育成基金會今舉辦早療兒趣味競賽。(記者楊綿傑攝)

育成基金會今舉辦早療兒趣味競賽。(記者楊綿傑攝)

早療兒小易及爸爸媽媽。(記者楊綿傑攝)

早療兒小易及爸爸媽媽。(記者楊綿傑攝)

早療兒冠毅及媽媽。(記者楊綿傑攝)

早療兒冠毅及媽媽。(記者楊綿傑攝)

 

今年6歲,患有智能障礙及威廉氏症的小易,有包括肌力弱、講話、生活自理、認知等多重問題。小易媽媽說,在育成早療2年的時間,小易有長足的進步。以前因為肌力弱,都只想坐著不動,不然就是都要人抱,而且注意力不足,經常無法控制,早療後他不僅能夠較為專注,也變得更加好活動,甚至今天將投籃、大隊接力、扭扭車都順利完成。

 

目前小一的冠毅,是罕病愛伯特氏症的患者,有顏面及手指畸型的問題,陸續已經動過16次大小刀,早療前走路、吃飯都有困難,現在都已經慢慢有進步,而且也透過參與許多大小活動,慢慢不怕生、喜歡自己。冠毅媽媽說,她了解到孩子需要陪伴,所以也辭去工作,專心帶他各項活動,在這過程中,自己的生活也更多采多姿。今天趣味競賽的項目包括超級輸送帶、灌籃高手、大隊接力,還有親子暖身操等,讓早療兒也可以體驗運動會的氛圍。帶動活動的蝦子老師說「今天比賽爭取的不是名次,是親子共享的時刻」。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5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