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週就是中秋節,不少社福團體輔導身心障礙者製作的低糖、低脂月餅都告滯銷,銷量竟比去年八八風災後還慘!伊甸基金會庇護事業處處長謝清桂說,月餅佔庇護工廠年度收入三分之一。前年同期七成訂單已入袋,去年此時雖善款湧入賑災,民間仍響應送月餅到災區,衝出兩萬盒,今年僅銷出一萬盒。
再三週就中秋 買氣靜悄悄
內政部設置訂購庇護工廠月餅免付費專線,並規定公家機關採購年節禮品至少五%須來自庇護工廠,但伊甸指出,迄今尚未收到一張來自內政部轉交的訂單。「老客戶的電話打過一遍了,大都回應『慢點再說』,距目標四萬盒仍差七十五%,擔心學員收入減少、二十萬顆鹹蛋黃銷不掉。」
喜憨兒基金會預計銷售八萬盒,也僅收到兩萬盒訂單,其中僅一成七為內政部代訂,「企業仍在觀望!」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亦指,接到二十萬訂單,不到五百萬目標營業額五%,其中六成都是訂購三入一百五十元禮盒,連軍方等公家機關都「意思意思」採購最低價商品。內政部轉入的訂單僅佔五分之一,「買氣靜悄悄!」
心路基金會手工香皂禮盒逆勢成長,獲兩千多盒訂單,三分之二靠內政部代訂;但與郭元益合作義賣的月餅僅銷出兩千五百盒,是去年的一半。原因可能是民眾重養生、怕胖,導致吃月餅氣氛變淡。
謝清桂指,全國有七十家庇護工廠推出月餅,競爭激烈。以菠羅麵包為例,將酥皮包上麵糰,正常學徒一人三十秒就能完成一至兩個,心智障礙者則需花上兩分半,且還要多一個人手「整型」,產能不比坊間烘焙坊,成本難降低。
去年訂單來得晚,社工幫忙加班到天亮,仍因趕不及出貨,流失許多訂單。內政部中秋愛心伴手禮促銷網站http://www.815179.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