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全國身心障礙者有多少人嗎?」育成基金會宣廣組陳怡如主任受邀至台北市南港區玉成國民小學進行特教宣導活動,除了講述相關知識,也撥放主題影片。當有獎徵答問題一出,學生們紛紛舉手,踴躍搶答,積極發言。他們是玉成國民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認識和自己「不一樣的朋友」這個主題相當有興趣,在觀看心智障礙孩子的紀錄片時各個神情專注,極為熱切的想了解更多。

隨著疫情逐漸緩解,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校園宣導巡迴列車再度啟動,於10月20日來到玉成國小,與小朋友們分享「心智障礙者的常見類型與行為特質」以及「該如何與之相處」。透過分享內容,學生開始了解,有時候我們身邊會有一些語言表達困難、動作比較緩慢、情緒難以控制的小朋友,像患有像唐氏症和腦性麻痺的孩子外表看起來比較不一樣;自閉症患者的外觀則與一般人無異。

「自閉症的孩子不太會表達,需要多一點引導,請多包容。」紀錄片中自閉症家屬訴說自己殷切的期望。為了讓學生有不同的生命體驗,我們播放自閉症孩子家豪的故事,現場鴉雀無聲,大家都認真觀看,學生了解到原來自閉症的孩子平時生活很不容易,因為先天性腦部功能異常,說話沒有關聯性,還會不停轉動身體或搖晃手掌,如果當你發現跟他們說話但他們不理你,那他其實只是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沒有其他意思。同學們踴躍活動發表心得,回答有獎問答,有同學說,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這些「不一樣的朋友」會「主動關心他的需要。」有的則堅定的說,「會陪伴他、跟他做朋友。」

南港玉成國小輔導室主任章百川表示,希望今天育成基金會的特教宣導活動,可以讓小朋友「認識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共創校園友善環境。宣廣組陳怡如主任表示,建立對身心障礙者校園友善環境是基金會重要目標之一,相信今天的活動內容能讓孩子理解心智障礙者所面臨的困境,了解他們與我們一樣需要「被尊重」、「被友好對待」,日後若遇見他們,同學可以給予他們多些耐心與協助。

 

 

 

 

 

 

 

 

 

 

 

 

 

 

看到玉成國小的孩子們用相當認真的表情聆聽這次主題,以及踴躍回應提問的模樣,我們相信孩子們已經在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學習同理、支持這些可愛的朋友們。也告訴大家,只要疫情許可,育成基金會這輛校園巡迴列車將會持續前進,不只與學校攜手推廣友善校園,也為建構一個對身心障礙者更為友善的社會環境!